“感謝進駐工地的幾位調解員,是他們的專業調解和苦口婆心,保障了我的權益!比涨,位于赤岸鎮的欣旺達聯勤服務站傳出一片歡笑聲,在調解員的幫助下,因工受傷的劉女士如愿領到了3萬元的工傷賠償款。小小的聯勤服務站,將糾紛化解在工地現場,不僅讓企業放心,更讓工人安心。 記者了解到,上個月,工人劉女士在欣旺達項目工地進行鏟車作業時,因操作不慎,大拇指被鋼管夾傷后骨折。事后,劉女士向鏟車老板和欣旺達項目部提出了8萬元的賠償要求,但由于賠償金額較高,三方未能達成一致。 隨后,三方當事人向欣旺達聯勤服務站提出了調解申請。問清來龍去脈,掌握矛盾的焦點和難點……調解員進行了利弊分析和專業解答,在他們的耐心調解下,這起僵持了半月之久的工傷糾紛最終以3萬多元的賠償款圓滿解決。而這,正是赤岸鎮立足黨建引領“五聯”社會治理的成功實踐。 欣旺達義烏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,是義烏史上制造業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。為保障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,同時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,今年以來,赤岸鎮創新“黨建+五聯”社會治理新模式,將治理觸角延伸到了工地現場,打造“就近治理最小單元”。 “我們集合了公安、執法、司法、工會等專業力量,建立并入駐欣旺達聯勤服務站,通過聯動執法模式,提升處置能力和處置效率,有效提升治理成效!背喟舵偵鐣伟簿C合治理辦工作人員金大躍表示。截至目前,欣旺達聯勤服務站已處理勞資糾紛、工傷糾紛等幾十起,矛盾調解成功率達100%。 今年以來,赤岸鎮打造“紅動丹溪”黨建品牌,落實“黨建統領、協同高效、實戰運行、共建共治”的赤岸實踐,通過“力量聯合、機制聯動、日常聯巡、服務聯辦、考核聯評”的“五聯”社會治理新模式,持續提高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指數。 為有效整合基層組織資源,赤岸鎮建立了鎮、共建委、村(社)三級基層治理委員會,吸納“五老人員”、婦女、新鄉賢等人士擔任兼職人民調解員,組建一支138人調解員隊伍;為統籌管人管事,赤岸鎮建成鎮社會治理中心大樓,內設綜合信息指揮室、矛盾糾紛調處中心、綜合執法隊,創新綜合執法模式;為提高社會治理效率,赤岸鎮安排多部門日常聯巡,并建立聯勤聯動服務站,由綜合行政執法隊、網格員、民警、交警、市場監管、衛監、交通、律師、黨員志愿者、平安服務隊等組成“一站十員”;為有效預防各類案件的發生,赤岸鎮安裝平安大喇叭,實施“雪亮”工程,安裝防范照明路燈,在重點路口安裝980個公共視頻設備,24小時實時監控,織密防控網…… 無論是村莊還是企業,赤岸鎮全面推進執法、司法、工會、社會組織等力量整合下沉,深度融入“基層治理四平臺”“全科網格”管理服務體系,實現聯勤聯動聯處、共建共治共享,及時回應群眾需求。 據統計,今年以來,赤岸鎮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4次,受理矛盾糾紛52件,調解成功52件,成功率達100%。 “以前各部門分開治理,管理難度大,效率低。如今‘五聯’機制將多部門擰成一股繩,將權力下放到基層,社會治理成效顯著!苯鸫筌S告訴記者,目前,赤岸鎮分別在巽村村口、赤岸鎮養老院附近、赤岸三村以及欣旺達工地等四處建立了聯勤服務站點,實現鎮區服務聯辦全覆蓋,不斷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檔升級。 |
GMT+8, 2023-11-24 02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