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后小伙去提親,手掌異常被女方父親一眼看出有肝!
小于是一家創業公司老板,長期熬夜加班,導致他身材變形,肚子變脹,右肋偶爾出現疼痛,體檢時發現脂肪肝,小于以為是小毛病,就沒在意。

前段時間,小于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女友,兩人戀情進展較快,于是抱著結婚的目的,很快就約見家長。
誰知,準岳父一見面,握手時發現小于手掌心泛白,四周卻異常發紅,緊張地勸說小于去醫院體檢。
小于不敢大意,去醫院檢查確診肝硬化早期,血壓、血脂、肝功能指標異常,醫生提醒,病情再嚴重可能發展為肝癌,一定要重視。

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解毒器官,當肝臟受到損傷后,身體就會有異常的表現,手部也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,具體有哪些,叔今天就帶你們來看看!

肝臟發生病變時,患者的手上可能會出現一些信號。

普通人的手掌皮膚均勻呈現淡紅色,而肝掌是手掌心泛白,掌心四周(大魚際、小魚際、指尖)呈現粉紅斑點、斑塊。
這可能是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等患者因肝功能減退,雌激素沒有被滅活不斷累積,導致毛細血管被刺激充血擴張,從而形成的異常表現。

肝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水平變化,也可能在患者面部、頸部、胸背前后、肩膀、手背等部位刺激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形成血管痣,因其外形似蜘蛛,被稱作“蜘蛛痣”。

特點是直徑小到針頭大小,大到幾厘米,按壓時蜘蛛痣短暫消失,松手后恢復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肝掌和蜘蛛痣是肝臟功能受損的重要標志,但出現肝掌、蜘蛛痣不一定就是肝病,其它疾病也有可能引起類似的表現。


肝臟不適,除了手部癥狀,身體還可能會出現這5個“預警信號”:

肝功能受損會導致身體血液循環受阻,面部毛細血管也會因血液循環受阻而受損,出現血凝淤塞,造成陰暗、干燥等“肝病面容”。

當肝功能嚴重受損,就會引發膽紅素代謝障礙,無法清除的多余膽紅素進入血液,到達全身皮膚表面就會引發黃疸,嚴重時還會伴隨鞏膜黃染、小便濃茶色。


肝病患者長期營養攝入不足,加上肝臟損傷引發的炎癥、代謝阻礙等,就會導致疲勞、頭昏耳鳴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。
加拿大胃腸病學雜志上一項研究指出:肝臟受損所導致的炎癥、代謝阻礙等,可能是“肝性疲勞”的主因。


肝臟損傷阻礙血液循環,從而導致靜脈壓力倍增,體液就會積累在腹部、腿部,引發液體潴留和水腫癥狀。常見于肝臟纖維化、肝硬化患者。

肝臟損傷會導致膽汁分泌不足,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,從而引發食欲不振、惡心嘔吐等癥狀。


肝功能受損會影響凝血功能,輕則引起皮下出血點,重則導致內臟出血,肝癌患者皮膚常見紫斑。

生活方式與健康息息相關,肝臟疾病也不例外,很多肝臟疾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“作”出來的,想要養護肝臟,得從生活中的細節入手,5件事情要牢記。

煙草燃燒會產生7000多種化合物,其中已知有害物多達百種,致癌物69種,長期吸煙會對肝臟和其他臟器產生毒害作用。
酒精中的乙醇和其代謝物乙醛主要靠肝臟代謝,乙醛是重要的致癌因素,會對肝臟產生毒害作用,且酒精在肝臟中代謝的過程,需消耗大量氧氣,易導致肝臟缺氧,而引發損害。因此,養肝護肝第一步就是遠離煙酒,從根源上減少肝臟損害。


霉變食物中含有黃曲霉菌,其產生的黃曲霉毒素是劇毒,毒性超過砒霜10倍,還是1類致癌物,攝入后會直接毒害肝臟組織,長期食用增加肝癌風險。

腌制品會加入大量的鹽,產生亞硝酸鹽,進入人體后和蛋白質代謝物在胃酸作用下可能產生亞硝胺,也是一類致癌物,容易誘發胃癌和肝癌。遠離霉變食物,少吃腌制食物,能有效降低肝癌風險。


肝臟是藥物的主要代謝器官,長期服用藥物本身會給肝臟帶來壓力。如果有用藥錯誤、藥物重合、過量服用、盲目用藥等濫用藥物的習慣,就容易導致肝臟損傷。
同時很多藥物具有肝毒性,或是本身藥性猛烈,使用錯誤會毒害肝臟組織。因此用藥安全要放在心上,用藥時一定要遵照醫囑,定時定量,不可擅自更改。


現代醫學發現,人體在生氣時,體內產生兒茶酚胺,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會導致血糖升高、脂肪酸代謝增強,血液和肝臟的毒素也就增加了,長期如此會引發肝損。
因此,保護肝臟也要避免壞情緒,面對事物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,在生氣時注意調節,找到適合的方式釋放,不要壓抑。



本身出現肝病癥狀或確診肝病的高危人群,要注意定期篩查,檢查各項指標。
如,乙肝或丙肝患者,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腹部B超和肝癌篩查;長期酗酒、長期吃藥的人群也應該定期檢查肝功能。

肝病患者日常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,作息規律,不要暴飲暴食,積極配合治療和恢復。

最后,叔想再跟大家強調一下,保護肝臟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遠離疾病風險因素,將病魔扼殺在搖籃中。如果已經出現肝病信號,一定要積極治療,千萬不要耽誤病情。